缛彩遥分地,
繁光远缀天,
凯歌而行的六月,
学校东校区南门点亮工程竣工启用,
校南门夜景流光溢彩、焕然一新,
为“美丽北化”再添新的校园风景线。
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学校以师生需求为导向,就东校区南门整体视觉效果欠佳和南门路灯夜晚照度不足、师生校园通行不便等问题,启动东校区南门点亮工程论证及实施工作。
东校区南门原照明效果
东校区南门点亮工程实景效果
我校从师生需求方面和北京市城市管理政策层面进行深入调研。根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,建筑物顶部、裙楼顶部、骑楼立柱禁止设置牌匾标识,学校标识字必须安装在主教楼女儿墙下方。
学校标志字安装位置图
我校多次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商,并广泛征求师生对亮化提升项目的意见建议,经过学校建设办公室、党委宣传部、保卫处、后勤保障部、后勤服务集团等职能部门多次现场踏勘、总结问题、研讨方案,以“文化引领、特色突出、节能环保、安全和谐”为目的,对毛主席像、主教学楼南立面、主教学楼南侧东西广场、南门入口车行道及南门校名标识亮化提升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设计,确定点亮工程改造提升方案。
南门点亮工程灯光实景
点亮工程将灯光设计与校园地标建筑、景观雕塑、道路交通及校园文化氛围相融合,以主席像和主教学楼为提升重点,将照明亮化与景观提升、文化传承有机结合。采用静态灯光与动态灯光秀相结合的方式,营造或庄重静谧、或灵动浪漫的灯光艺术氛围,塑造独具北化特色的校园夜景,更好地彰显北化校园的文化底蕴和育人氛围。
主教楼灯光牌匾
采用4套投光灯照亮毛主席塑像,并对塑像东西两侧广场的照明予以修复、提升,灯光映衬下,主席塑像更加庄严肃穆。
通过11套洗墙灯点亮南门外侧的校名标识,进一步增强校门的标识功能、纪念功能和育人功能。
点亮“母校之光”雕塑,广场处地面平均照度达到40Lx,为师生晚间工作学习生活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。
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乐章,那灯光就是乐章中跃动的音符,主教学楼灯光在常亮模式的基础上,可呈现跑马、流星、复合等8种动态灯光秀模式,为沉稳、厚重的主教学楼增添了鲜活、浪漫的氛围。
项目建设过程中,学校强化技术引领和质量管控理念,过程质量控制细化到每个灯具的照射角度、安装稳固性以及接线质量等,全程监督施工单位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施工项目,全力保障施工安全。
华灯初上,红色校名灯光牌匾在夜色中熠熠生辉,如同指路明灯,引导和激励着北化人的青春征程;灯光组勾勒出主教学楼的建筑轮廓,进一步凸显建筑形态和立面特色,让深邃沉稳的主教学楼焕发出温暖鲜活的光彩。
微风徐徐,暮色四合,
灯光次第亮起,
营造出独属北化人的浪漫。
灯光蕴含着温暖的初心,
闪耀着梦想的光芒,
陪伴北化人奋斗与欢乐的时光,
照亮北化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征程。